融城资本论 |
谋城:城市资本&大长沙时段 【融城力量:城市化中国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在一夜之间深入人心。“城市化”程度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城市在经历经济大潮的洗礼后,正以不可逆转的势头步入城市化发展的大潮。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代汉语词典作如是解释“城市”这一词汇。 对于城市,人们以往习惯的是从历史沿革、建筑文物、风土人情等方面,从人文观点出发,去阅读和领略城市所蕴含的艺术品格和精神气质。而今天,更多的则是通过对城市规模、城市建筑、城市规划、城市经营和城市经济等关乎生存与生活质量的要素来考量城市,诸如“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之类正式或非正式的选评,都在试图解读关于城市的“达芬奇密码”。 知道观点: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而又最深刻的产物。 相关数据统计,至1998年,中国城市数量666个,从数量来看,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城市星罗棋布,古都、口岸、名邑、圣地、重镇、滨城、商埠、特区应有尽有。然而,从中国15年来的城市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全球资本,确保了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15年的“造城运动”,造就了中国城市百年难就的建设速度和投资规模。 标志建筑、CBD中心、CPD中心、环城高速、城市轴线、中央广场、花园小区、高架道路……无一不显示出资本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释放的巨大创造力和吸引力。 作为城市升级的产物,城市群在城际联合效应上,表现为更具竞争力的城市 形态。 环球同此凉热。在“造城”时代,“大者恒赢”,长株潭城市群顺应时代背景, 如同初升旭日,喷薄而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中原城市群、大武汉城市群,群雄竞起,促成了长株潭一体化必须摒弃“坐而论道”的观望态度,从“规划”到“进行”,见证的是“融城”韬略与嬗变。 长、株、潭城市方位示意 知道策略顾问机构 参绘 长株潭摘要: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呈“品”字型分布,长株、长潭相距40公里(长潭距离在近年的开发力度下缩短至20公里),株潭相距仅10公里,有4条铁路和7条高等级公路以及1条湘江水道相连。三市城区总人口310多万,聚集了全省90%的科技人员和80%的科技成果,创造了34%的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南经济发展的精华与关键所在。 图片资料: 山水洲城 魅力长沙 图片资料来源:苹果网易旅游 工业重镇 株洲 图片资料来源:www.blogchinese.com(博客中国人) 伟人故乡 湘潭 图片资料来源:湘潭城市中心开发区指挥部 【爱与痛的边缘:半个世纪融城梦】 长株潭城市一体化,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说法,回顾过往关于长株潭“融城”的历史足迹,不难发现,在爱与痛的边缘,融城梦想,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长株潭一体化”历史沿革 ■上世纪50年代,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的周士钊建议将长株潭三地连接起来,建“毛泽东城”,但此方案当时即被毛泽东本人否定。 ■80年代,在湖南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张萍提议建立长株潭经济区。但是,这项极富创意的建议最终因种种原因陷入僵局。 ■1995年10月,在湖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长株潭一体化重新被提上日程。 ■1996年,长株潭融城概念初步形成。 ■2000年底,世界银行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CDS)开始。 ■200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湘潭召开湘潭会议后,长株潭融城蓝图开始浮出水面。 ■2002年3月,世界银行专家组编成《长株潭城市群CDS最终报告》,对长株潭的发展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 ■2004年10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总体报告》出台。 ■2005年4月,《今日地产》首次提出“湘三角”概念,把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看作是中国城市组团中的第三个三角地带。 ■2006年5月,三市环境同治重点确定:同治规划于6月出台。 …… [资料整合:知道策略顾问机构] “长株潭一体化”进程 ■2003年5月10日,中国联通取消三市之间CDMA长途、漫游费,两两通话以市话计费,此举大大降低了三地通讯费用,走出了一体化进程的第一步。 ■2004年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草案出台。并于11月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民众意见。 ■2005年益阳提出加入长株潭经济圈。 ■2005年上半年,长株潭三市完成GDP总量1005.85亿元,半年总量首次突破千亿。 ■2005年9月1日,长株潭湘江防洪景观带开工建设,连接三市的湘江防洪景观带全长128公里,总投资20多亿元,预计2008年12月完工。 ■2005年9月25日,长沙生态动物园在长沙城南暮云镇开始动工,这是“绿心”的重要组成。 ■2005年9月30日,株洲大道竣工通车,全长4.1公里。是在原一级公路天易公路(连接株洲市天元区与湘潭县易俗河镇)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城市主干道。东起东湖立交桥,西至京珠高速公路大石桥收费站(近湘潭边界),株洲大道的竣工通车,根本上改善了两地的交通时效。 ■2005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19日正式公布了规划内容,这标志着中国内陆第一个城市群区域规划正式出台。 ■2006年,“一小时经济圈”议题再上日程。张春贤提出长株潭+益阳、娄底、衡阳、岳阳、常德,“3+5”城市群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长沙一小时经济圈的规划,将对湖南整体工业化的大步提升起到强力催化剂的作用,影响深远。 …… [资料整合:知道策略顾问机构] 林林总总,融城一路走来,尽管有些步履蹒跚,却依然执著与满怀热情。梦想多年的三城对接,终于遥遥在望。长沙——为突破狭隘的城市发展格局,终于喊出了“长沙,向南!”的口号;株洲——在围绕“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中心默然前行;湘潭——“中心东移,呼应三角”亦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大主题。融城在即,在长株潭的土地上,行将上演的不仅仅是热望与希冀,而更多的是资本、韬略、智慧与识见的巅峰对决。 图片资料: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资料来源:湘潭在线 核心区空间结构及产业带比选规划图 资料来源:湘潭在线 功能组团结构分析图 资料来源:湘潭在线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资料来源:湘潭在线 【中部崛起:融城,不再是沉默的羔羊】 中部崛起,给予中部五省一个共同的选择,那就是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魄力,强势打造城市群。大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潭一体化、昌九工业走廊、皖江经济带……一个个构想,无一不以澎湃的律动搅热中部。中部崛起,让长株潭三市融城不再只是梦想,虽历经曲折却初衷不改,是一种执著,更是一种希望。中部崛起,是融城的契机,更是融城的原动力。 知道观点:中部崛起,湖南首当其冲。往北,有大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往南,珠三角城市群;往东,长三角城市群。 从宏观区域背景来看,“长株潭”正处在中部过渡地带,受到以武汉为核心的大武汉城市群、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东经济圈叠加影响,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地理优势造就了湖南在中部的中枢功能,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更加强了“湖南向南”的决心,对于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扩散的接受和在经济联系上向南方地区靠拢将是未来“长株潭”三市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从地理环境来看,“长株潭”相互之间距离近在咫尺,城际接线几近打破,泛区域概念已然形成,是以其“融合”的先天条件得天独厚。 图片资料: 湖南“一点一线”发展战略结构示意图 中部五省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知道策略顾问机构 参绘 长株潭城轨交通将给城市发展带来极大便利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湖南频道 待 建设中的天心生态新城 【创新:融城模式与“湖湘精神”兼容并蓄】 毋庸置疑,中国城市发展的风生水起,已经为城市规划学科提供了可参考和借鉴的蓝本。以至于正在崛起的非洲各国,也在借鉴中国城市建设的经验,试图探寻一条快速的城市振兴之路。高速度、高密度、大规模、大尺度是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特色造城的集中表现。 相关数据统计表明,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房屋建设竣工面积近100亿平方米,建设形式涵盖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城市CBD、中央城区、老城区、大学城区、综合商业区、科技园区、生活小区、物流园区等等。 中国,人多地少,选择大尺度空间的高密度建设开发形式,已不仅仅是集约利用土地的表现,更是城市高效运行的体现。与美国式的蔓延式开发和欧洲式的基于历史遗存下来的中高密度建设形态不同,中国有着自己的城市化方式、郊区化方式和城市振兴方式三位一体的集合手段,来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这种集合手段,糅合了广为流传的欧美、日本、东南亚的所谓“欧美模式”和“墨印模式”,“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模式,更多的是中国本土文化哲理的兼容并蓄,并不断地在经受检验和优化。 俗语云:条条大道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融城,也自有其规划与建设的特殊性和地域性,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模式就可以操作。省发改委主任陈叔红先生在《省域城镇化战略》这本湖南城市蓝皮书中响亮提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将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创新,仍然是关于“融城模式”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无论是成功还是挫折,都将给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些后来者刻骨铭心的启示。”——摘自2004年5月6日,《南方周末》 知道观点:创意融城,需要政府、城市运营商和民众的积极参与和身体力行。城市资本,人文的、智识的、精神的财富,仍然是融城智力支持的重要内容。众志成“城”,湖湘精神“敢为人先”的气魄与创新精神当是融城韬略的“财智资本”。 图片资料: 湖南省政府(请另行拍摄类似图片) 天心区政府(请另行拍摄类似图片) 长沙沿江大道风光带 资料来源:和讯博客 城市雕塑:城市人文精神的再现 资料来源:http://www.zjj1.com 新世纪体育中心 资料来源: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 建筑,城市物语的表达方式 资料来源:张家界会议接待网 相关链接一:发达国家城市群发展的两种典型模式 ■以城市主导型的城市群发展“欧美模式”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群大体上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漫长演进过程,城市化与城市群形成和市场化、工业化的互动过程,形成了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欧洲城市群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走过弯路。伦敦和纽约城市群都曾经污染严重,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由于各国历史、地理、人口、文化等条件的差异性,国外城市群的规模也不尽相同,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展以大城市为主体构成的城市群, |